肖承悰教授,女,1959~1965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毕业后留任该校附属东直门医院工作至今。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资深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妇科杂志》编委会主任、教育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国家医疗保险咨询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中华中医药学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全国名词委(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2007年10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15名中医妇科名专家之一。
她临证本着“继承传统不泥古,开拓创新不离源”的精神,严格遵循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宗旨,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检测手段,力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组方用药严紧精良,重视标本兼治,重视气血的变化,还注重肝、脾、肾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精神情志与疾病的关系,临床疗效显著。多年来倾心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流产、产后病及多种妇科疑难杂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在妇科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研创治疗子宫肌瘤的院内制剂“肌瘤内消丸”和“缩宫宁”在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应用多年,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
其主编及参加编写多部专著,除20世纪的著作外,21世纪著有《中医妇产科学》(2001年10月人民卫生出版社)任副主编,该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现代中医妇科治疗学》(2004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任主编,该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中医妇科学》(2004年4月学苑出版社)任主编;《中医妇科学》(2008年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任主审;《中医妇科临床研究》(2008年首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卫生部规划研究生教材)任主编。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以来,她亲历亲为,承上启下,为传承、发扬中医妇科学术思想及事业,尤其是在教学、教材、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
一、医术高湛,精益求精
肖承悰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传承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四批及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她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会长、卫计委妇幼健康研究会中医药发展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职,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批全国15名中医妇科名师、首都国医名师等称号。从事临床工作50余载,刻苦钻研,倾心研究中医药治疗多种妇科疑难杂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尽管已年愈古稀,她始终坚持学习,注重知识更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西医发展现状及医学前沿动态,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知识内涵和理论构架。她临证本着“继承传统不泥古,开拓创新不离源”的精神,严格遵循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宗旨,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检测手段,力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组方用药严紧精良,重视标本兼治,注重气血的变化以及肝、脾、肾与疾病的关系,临床疗效显著。肖承悰教授心系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注重自身医德医术的提高与修行,更注重传承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她带领传承团队依托萧龙友名家研究室和肖承悰名医传承工作室以及北京市3+3工程等室站建设平台,为中医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笔耕不辍,近年来编写了多部论著,其主编的《现代中医妇科治疗学》(2004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200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分获2006年度和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2015年,她以75岁高龄主编了《傅青主女科评注》(人民卫生出版社),帮助中医妇科专业人员和中医药学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术著作。她还主编和主审了多部中医妇科教材,主编了首部中医妇科研究生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
二、恪守医德,心系患者
以“患者为中心”是肖承悰教授心中不变的理念,她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维护病人,始终坚持患者利益高于一切。她对患者极富同情心,不仅治疗身体疾病,还很重视心理疏导,用自己的幽默诙谐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患者最大的关爱,使患者倍感亲切,深受广大患者喜爱,她们亲切地称她为“侠女婆婆”。她急患者所急,经常带病出诊,唯恐延误患者的诊疗。她以患者生命健康为至上,在临床看诊过程中,从疗效出发,拒开大方开贵药,尽量选择药效好且价格便宜的药物,为患者节省医药开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无论患者身份贫贵高贱,凡是需要救助的人,她都以深厚的感情和负责的态度,倾其所能给予帮助。她态度和蔼,耐心细致,诊疗时手边经常放置一个盆腔解剖模具,为患者释疑解惑的同时不遗余力地进行科普,对远道而来的患者不忍拒绝,加号加班,因此门诊基本都是超时工作,常常最后一个下班。她不仅处处为患者着想,还维护职业尊严,坚持廉洁行医。正是这种对中医药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她保持了与广大妇女患者的血肉联系,赢得了由衷赞誉。
三、信念坚定,献身医学
肖承悰教授自幼受祖父萧龙友先生言传身教影响,萌发了做一名与祖父一样为他人疗疾苦、去病痛的医者的心愿。大学毕业留任东直门医院工作后,积极投身于中医妇科临床及教育事业,“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50多年来,无论临床工作环境多么艰苦,她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恪守医德,救死扶伤,奋斗在中医妇科工作第一线。她挚爱中医事业,作为一名成长于新中国的共产党员,她信念坚定,献身医学。数十年来,她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对各种妇科疑难杂症都有独到认识,疗效显著,成为中医妇科学术界的一面旗帜。现虽已年近耄耋,仍坚持每周3次门诊,诊余还主编专业论著。她奔波于全国各地进行学术讲座,力争为后世留下宝贵经验财富,对中医妇科事业的发展可谓鞠躬尽瘁。她不辞劳苦,下基层为广大妇女义诊,青海高原、西南川蜀都留下了她辛劳的身影,她支援基层,到东城、海淀及本院组织的乡村3+3工程讲课带教,以实院行动感动着她的学生、弟子以及妇科界同仁。肖承悰教授业医50余载,弘扬了白求恩式的无私奉献精神。
四、最讲认真,带头模范
肖承悰教授热情爽朗,甘于奉献,兢兢业业,艰苦实践,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无怨无悔。数十年来,肖教授忠于职守,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无论工作、学习还是待人待事,最讲认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值国家贫困、缺医少药时期,肖教授多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下到基层为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妇女提供义务诊疗,她骑一辆二八男自行车,车把上挂着手术包,大梁上还载着另一位同事,到乡村坑头宣传计划生育。如今近耄耋之年,她仍以满腔热忱倾注于自己终身热爱的中医药事业,深入基层一线,为偏远地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2016年青海高原义诊,2018年成都义诊,她都不畏艰辛,不计回报。她以对中医妇科事业的赤诚之心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传播着正能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她以实际行动和骄人的业绩赢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尊敬,用对党的忠诚和突出的业绩向中医妇科事业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